公告

★ 初次來訪,請見格規

★聯絡內洽 yunjhong●gmail.com

(記得改@),或至側邊欄留言

2014年8月24日 星期日

【宗教論文】聖嚴法師論老人的自處與照顧

聖嚴法師論老人的自處與照顧



  本文為2014第五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〈聖嚴老人看老人〉節錄一章。
  會議論文僅供分享參考,請勿引用。

  又,雖然協助寫了這篇文章,但雲君非佛教徒,也非宗教系,更不從事宗教相關行業,如有宗教相關疑問,恕不回應。




(一)老人的自處方式

  人都會變老,現今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,卻還沒有建立好足夠的老人照護機制與觀念,老年人口過多所衍生的老人問題層出不窮。究竟人活了一生,年老後應該如何自處才是妥當的?聖嚴法師提出以下幾點建議:

1.宗教皈依

  在眾多的老人自處方式中,「宗教皈依」是聖嚴法師認為最重要的一點。許多方法雖然也可以解決老人老後的許多問題,但是宗教皈依卻是真正治標治本的方法。〈照顧老人精神重於物質〉一文中,聖嚴法師說:

最重要的是培養一種宗教信仰。有了虔誠的宗教信仰,便不會覺得社會遺棄了他,或是別人欺負了他。在宗教的信仰之中,他們會有許多益智冶心的工作要做,對於生命的歸宿,也會獲得安定和安慰的未來感。[1]

宗教的定義隨著各文化的不同有不同說法和理解差異,不同身分的人看宗教有不同想法,經驗反應、知性感性理性,或抽象或具象,隨著不同立場而變化。如《宗教百科全書》認為,每個已知的文化多少都包含宗教信仰,藉此來解釋世界,並產生一套行為典範,確立後保存在文化歷史中,人在社會中無法避免宗教影響。淨土宗的釋淨空法師則將宗和教各分三種含義,宗是主要的、重要的、尊崇的;教則具有教育、教學、教化三種含義。[2]

  無論宗教的定義為何,宗教本身就是一種信仰,有其符號意義、儀式、道德準則、哲理故事等,信仰者透過修行和信仰,無論是祈禱、冥思、誦經等,融合教義、教儀、教團,成為一種依歸。

  皈依宗教本身便是一種心靈安頓的方式,身為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中「老」人,更應該要有宗教信仰,才有辦法在比年輕人更接近「病」、「死」這二苦的生活中得到安定和安慰的感覺。

  聖嚴法師說宗教可以幫助老人「益智治心」,那麼具體的方式為何?依據又在何處呢?在〈如何準備老年生活?〉一文中,聖嚴法師對宗教有益老人之說有更詳細的說明:

準備老年生活最重要的是準備兩種健康:「身體健康」和「心理健康」。為了心理健康,最好有宗教信仰,而且要很虔誠,不是偶爾拿著香到廟裡拜拜。[3]

聖嚴法師認為宗教可以使人「心理健康」,而且必須虔誠才有用,而不是拿香到處亂拜就能獲得神助。他說:

有宗教信仰的人,老了以後不會那麼空虛苦惱,面對死亡也不會那麼害怕。宗教信仰之外,還要有宗教修養,祈禱、誦經、打坐、念佛,每天做功課,讓自己心中有寄託。[4]

宗教教導老人自處之道,尤其佛教更強調「五蘊皆空,離苦得樂」,這些「空」、「無」是了斷塵世煩惱後才可到達的境界,透過宗教信仰,可以漸漸遠離因緣和自苦引發的煩惱。此外,與道教升仙不同,佛教對死後世界的描摹相較之下十分完善,有六道輪迴,亦有金、銀、琉璃、硨磲、瑪瑙、珊瑚、頗黎等七寶組成的神仙建築與西方極樂世界。在佛教中,「死」是一種常道,不需要感到害怕,因為佛教相信輪迴觀,死亡只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;透過宗教信仰,讓老人正視死亡而不是忽略,就不會有多餘的害怕。

  光是相信宗教並不足以支撐心理健康,聖嚴法師說還必須加入「休養、祈禱、誦經、打坐、念佛」。老人退休或老了以後常常處於無事可做的慌亂狀態,透過這些「做功課」讓老人有事情可以做,也等於是一種生活寄託和對未來的希望。


2.老有所本

  宋朝陳元靚《事林廣記》說:「養兒防老,積榖防饑」,這種觀念引響華人文化至深,中國自古亦主張孝道,但「養兒防老」養兒子是為了老的時候有人孝敬,附帶有一種責任和回饋觀,無形之中部分父母也因此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。在西方社會中,並不存在「養兒防老」的觀念,大人撫養孩子到成年,就放任自由,孩子不是父母的財產,父母也不需要孩子的回報和負責,他們強調的只是愛。

中西方文化背景有差別,並無優劣之分,聖嚴法師對於老人的撫養問題有一套中西合併見解。

  中國傳統社會不主張分家,但是現代社會大家庭已不多,平均生存年齡的增長,老人的撫養問題成為大眾議題。聖嚴法師站在中國文化以及佛教的立場下,認為父母是家中的佛,能奉養父母是一種福報[5],他鼓勵為人子女應多孝敬父母,但卻不把「養兒防老」的觀念放進去,而是提倡老有所本。〈父母是家裡的佛〉一文說:

如果老人有一筆財產,就不會造成子女的負擔,說不定子女反而會搶著來照顧你。所以,老人要給自己留點老本,不要急著全分給子女。如果有老本可以支配,兒女要不要來照顧你也不是問題,可以請專業的看護人員來照顧你,說不定會更好。

所以,有智慧、福報的老人,會為兒女著想,不讓兒女犯過失;也會為自己著想,不讓自己變成人球。自己留一些老本,過簡單的養老生活。尤其現在台灣的老人有老年福利,在健保之外,大部分老人可以領各種老人津貼,老人的生活應該不會太難過。[6]

民國101年,臺灣人平均壽命高達79.51歲,進入高齡社會。醫療技術發達,死亡率下降,出生率也下降,台灣青壯年人口,上養父母,下養子女,加上經濟不景氣,薪水低民生物資提高,奉養父母和教養子女成為沉重的壓力,衍生出許多問題,如:想撫養卻無能力撫養,以及諸多棄養問題。

  聖嚴法師不把「養兒防老」視為絕的道理,反而主張「老人要給自己留點老本」,妥善規劃好自己的養老生活和養老金,不要再增加子女的負擔,或者增添棄養的可能性,子女在減輕壓力的狀況下也可以真心好好照顧。〈老年生活靠自己〉同樣強調這個觀念:

老人看待這個問題,要未雨綢繆,幫自己留一條路走。如果能未雨綢繆,預先為自己的老年生活設想,早一點存老本,要是子女沒有能力奉養,老來生活也不會太辛苦。[7]

子女奉養家長在佛教和華人社會雖然是被視為應當的責任,然而老人不可存依賴之心,應該預先做好自己的老年生活規劃,因為不管基於有意或無意棄養,有預存老本都是提早最好準備。

3.終身學習

  忙碌了一生,大抵是為了退休生活好安享晚年,但是工作了一輩子,一但失了工作,或者不必再做以往的事,沒有事先規劃好老年生活安排,往往容易失去生活重心。因此,聖嚴法師說,要〈做一個有智慧的老人〉:

西方則有所謂「再就業」。在退休之後,可從公家機構進入私人企業,也可從事各種社會公益性質的工作;有的人過了七十歲,還出來競選公職,例如美國前總統艾森豪、雷根等人,都是年逾古稀,還有壯志。
所以,不是年紀老了就要死。一個人即使年紀大些,可是,身體健朗、頭腦靈光,對社會還能有貢獻,活得很有價值。例如,名攝影家郎靜山先生,已經超過一百歲,還在旅遊照相,生活得相當充實。[8]

聖嚴法師認為,老人不應該因為老而失去壯志和學習能力,相反地正因為老而有經驗,更應該利用這種價值充實自己的生活,或者對社會有貢獻。老人有老人的智慧,這種智慧和成長不該停滯,所以老人應該終身學習。他說:

所謂「活到老,學到老」,我們要不斷地成長,永遠地學習。年紀雖大,還是要瞭解自己所處環境的需要,跟上時代,學習新知。[9]

時代在變遷,老人也必須跟著學習成長,才能適應新的環境,也可從中學到許多薪資。如現在流行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,看起來雖是高科技產物,部分老人會以老了記不住、無法學習為由推拒,然而真正接觸過後,這類產品其實也替他們帶來許多樂趣。倘若拒絕學習成長,老人們往往難以享受到現在的年輕人所創作的環境和產品便利。

  除此之外老年的休閒活動也很重要,因為光是提供物質生活事不夠的,還要重視他們的心靈精神活動。

照顧老年人的辦法,除了舒適的生活環境、適當的物質條件及醫療設施之外,尤其要培養他們豐富的精神生活。休閒、文藝、進修等,都很重要。……要讓老年人的精神有所寄託。若只幫他們安排一些娛樂以及長青大學等的學習環境,畢竟只能治標,無法治本;只能暫時的給他們安慰、寄託,不能使他們朝向永遠的未來努力,所以不夠究竟。[10]

適當的休閒娛樂可以增進老人的身心健康,搭配宗教則擁有真正的安慰與寄託。人在上了年紀之後特別需要關懷和照顧,這種照顧無法由純物質生活取代。有些老人老了之後變成一位「老小孩」,渴望家人的照顧看關注,然而並不是每個家庭成員都能對老人關照得面面俱到,青壯人口還有許多事情必須投入,多少就會有所疏失。倘若老人自己有自己的興趣和學習目標,那麼也可分散注意力,不會一味需要家人關注。例如參加社區學習、與鄰居一起參加老人會旅遊等交流,都是有助於老人生活的活動。

  聖嚴法師在〈如何準備老年生活?〉一文也說:

要培養興趣和個人的成長。成長並不限定在財富,如能做到學問的成長、技術的成長、人際關係的成長、對社會貢獻的成長,一定不知老之將至。如果感覺每天都很有趣、需要做的事很多,身體一定不會差,腦子機能退化一定會慢些,那就不會感到無助、無奈、失落、恐懼了,這不就是快樂的老年生活嗎?[11]

因為一直持續在動腦,不論是學習或者安排事項,亦或建立人脈打交道,老人可以做的事情很多,較不會胡思亂想。例如日本小說家有川浩《三個歐吉桑》,就書寫了老人退休生活後的安排,使他們得到了許多樂趣,不因老而覺得自己一無是處,也因為學習了新知,與家人朋友的感情更加和諧。

(二)照顧老人的方式

  敬老尊賢的概念,於現今社會已大不如前,「博愛座」上常常佔據著年輕人,有時看見老人上車,亦不曾讓位,部分年輕人甚至嘲笑老人是「老不死」、「老灰仔」,殊不知,人都會變老,將來有一天,這些年輕人老了,是不是也甘心受到這樣的對待?

  在聖嚴法師眼中,老人是「寶」,至於怎麼挖寶,是需要本事的,所以日本人把對於國家社會有貢獻的老人稱為「人間國寶」是有其道理。

  照顧老人之前,應該先將心比心,先理解「老」究竟是怎麼一回事?聖嚴法師以為,「老」是一種時間的累積,整個生命的過程就是一直在老化。老化是一種自然現象,儘管人不喜歡變老,但是生命卻是非老不可,無法自欺欺人。

  正因為人類都會變老,所以現在發生在老人生上的遭遇,未來也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,在前一章節已經提過面對老,老人該如何自處,老人有必須該先做好的工作,照顧老人者也有,兩者互相交流時才不會引發誤會或悲劇。

1.傾聽、尊重老人的聲音

  老人有一些問題,例如員工老化,看在年輕員工眼裡,許多老人久佔職缺,或者早已不適任,想做事卻心有餘力不足。聖嚴法師鼓勵企業應該培養新進員工增加新血,但同時他也強調公司應該要有適當的老人退場機制。以法鼓山為例:

以法鼓山而言,會鼓勵屆齡退休者辦理退休,未屆齡者可以給予較優渥的退休金,鼓勵他們提前退休;如果不願退休,可以調整職務,讓他到比較次要的位子工作,但薪水不減少,以補償他年輕時的付出。[12]

並不是採取不通情理的強硬方式逼退,而是調整職位,但同時還是讓公司正常運作。為什麼如此?聖嚴法師認為老人有老人的價值,不該輕易抹滅:

老人也是寶,這些人雖然年紀大了,但二、三十年的人生經驗累積,卻是難得的生命經歷,給予彈性空間和時間,或許能對組織創造出另類價值。[13]

試想換作是自己,在一間公司辛苦了一輩子,最後卻非自願退休而是被逼離職,這是何等的難堪和不公?所以利用彈性和緩的方式,替他們安排適當的位置和退場方式,是一種倫理,也可從中挖掘這群老人的剩餘價值,他們的生命及工作經驗是年輕成員無法取代的。

  除了職場生活,家庭生活也容易發生老人問題。由於身處的年代跟觀念都不同,大部分的老人珍惜物資,許多東西捨不得丟,房子中堆滿許多「垃圾」,在房間日益狹小的狀況下,很容以產生衝突。針對這種現象,聖嚴法師建議:

惜福是應該,但不能太過愚癡。物資需要重複使用,但也不需全部堆在房間裡,造成異味,影響別人,反而對惜福行為不認同。與其如此,何不交給資源回收場處理就好?
老人家喜歡囤積舊東西,做子女的可以先讚揚他的惜福理念,並建議試試其他方式來惜福,比如可以撿了認為尚可重複使用的垃圾,集中起來交給環保局的資源回收車代為處理。
有時,老人家堆東西是因為缺乏安全感,子女若讓老人明白:子女會供應生活用品,不虞匱乏,也常帶老人家出去走走,轉移注意,可能就可以改掉囤積垃圾物品的習慣了。[14]

這段話點出三件要點:第一,聖嚴法師認同惜福愛物,但不認同以此影響他人的權益。第二,子女應該贊同老人惜物的觀念,但可向對方說明資源回收的好處。第三,老人堆放物品不一定單純是惜福或壞習慣,有時是因為缺乏安全感,如果可以讓老人感到安全,不會因為失去這些物資而損失,那麼就可能改掉這種習慣。

  傾聽老人的聲音,設想老人行為的原因,將心比心地溝通相處,就能避免許多和老人之間的摩擦與誤會。

2.別讓孩子增加老人負擔

  臺灣青壯年人口為工作疲於奔命,雙薪家庭的制度已成為現今主流,如此一來許多年輕父母便會將孫輩交給老人教養,造成隔代教養和諸多問題。聖嚴法師為此寫了兩篇文章:〈老來養孫負擔重〉[15]及〈老人不堪尿布奶瓶〉[16]
  這兩篇文章列舉出幾點年輕父母無法照顧小孩的原因:

第一是自己不想帶;第二是經濟不夠好,無法負擔育兒支出,所以送到鄉下交給老年父母;第三是工作忙,不想讓小孩打擾夫妻生活。[17]

不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,自己生的孩子卻都交給父母教養,不管是在聖嚴法師的立場,或是佛教的觀點來說都是非常不孝且不負責任的。早在生養小孩之前,應當就要預先量力而為,理解育兒責任的負擔,夫妻兩人都工作無法帶小孩,不該捨不得褓姆費而將小孩丟給父母,老人本身已上了年紀,體力大不如前,好不容易將小孩帶大又要帶孫兒,這種行為可能會造成老人的負擔。聖嚴法師認為,偶爾幫忙帶小孩是一種天倫之樂,但將小孩交給父母教養,則是一種包袱。





[1]《叮嚀》,頁0099
[2] http://www.amtb.org.tw/jkfs/jkfs.asp?web_choice=7&web_amtb_index=31
[3]《方外看紅塵》,頁0116
[4]《方外看紅塵》,頁0116
[5]《方外看紅塵》,頁0283
[6]《方外看紅塵》,頁0283
[7]《方外看紅塵》,頁0113
[8]《法鼓鐘聲》,頁0118
[9]《法鼓鐘聲》,頁0118
[10]《叮嚀》,頁0099
[11]《方外看紅塵》,頁0116
[12]《方外看紅塵》,頁0081
[13]《方外看紅塵》,頁0081
[14]《方外看紅塵》,頁0289
[15]《方外看紅塵》,頁0241
[16]《方外看紅塵》,頁0244
[17]《方外看紅塵》,頁0241
Google+ 留言提示
~歡迎閒聊~

沒有留言 :

張貼留言

留言有看到都會回喔^//^